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交流  学术讲座

杨沐教授讲座《破解海南“调声”迷思——兼论学术研究态度》综述

时间:2015-12-23浏览:490

讲座题目:《破解海南“调声”迷思——兼论学术研究态度》

主讲人:杨沐(澳大利亚斯南威尔士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导)

主持人:王州(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时间:2015122日上午1000

地点: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5教室

  

  

 

2015122日,澳大利亚斯南威尔士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导杨沐老师在教学楼205为音乐学院师生带来《破解海南“调声”迷思——兼论学术研究态度》的主题讲座。

一、题解

杨沐老师从“迷思”引入,进行题解。所谓“迷思”就是貌似正确但实际却无事实依据、经不起推敲的学问。

首先,杨沐老师为大家介绍海南调的基本情况:海南“调”起源于西汉,是儋州的传统民歌,调声演唱是儋州自古延续至今的民俗。不同于我们所默认的定义,杨沐老师紧接着就提出问题:调声及其由来是什么?当代国际学术界对传统民俗界定的依据又是什么?联合国依据学术界定而对“濒临”灭绝的音乐进行划定,这样的“调声”是民俗吗?

二、寻求答案

为了寻求正确的答案,老师曾于1981年赴海南考察“Ediang”及其相关民俗的三十年间的变化:80年代时改革开放带来“Ediang”的复兴,当时完全是民间自发的逻坡集会;90年代海南发生巨变,传统“Ediang”活动与相关民俗消亡,由政府组织。到了21世纪“新型的调声”表演全面取代了原有的“Ediang”,一种类似于卡拉OK形式的调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分析二者,不难发现新型的调声已经与民俗无关,并非采用传统的素材进行创作编配,演唱人员由青少年变为老年人,更重要的是由群众自发转向政府组织演唱。

三、进一步研讨思考

由这一现象,杨沐老师引申出对“调声”的申遗问题,现在所谓的“调声”其实与古民俗无关,也非民众自发创作,已经不具备传统的功能和意义,并且里面加入大量西洋的唱名衬词,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俗音乐。

杨沐老师的讲座对在场的师生都有很大的启发,大家纷纷表示以后考察民俗的时候会更加注意对古籍、家谱等第一手资料的查询,而非人云亦云的去看待古民俗,从而找到民俗文化真正的原始形态,还原其本质。

  

卢玉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