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交流

“史宗毅作品欣赏座谈会”在我院成功举办

时间:2016-12-22浏览:1345





  20161214日下午,音乐学院举办“校友史宗毅音乐创作座谈会”。校友史宗毅老师回到母校,就音乐创作的各方面问题与师生们展开深入的交流,畅谈了自己几十年在音乐创作道路上的经验。本次座谈会由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州教授主持。参加座谈会的老师和业界专家有: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叶松荣教授、林立君教授、涂致洁教授、陈俊玲副教授、臧欢副教授、李式耀(作曲家、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翁朝霞(词作家、福州市音协副主席)、胡薇(福建师范大学生科院教授、博士)、梅丛笑(福建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副教授)、陆徽(青年作曲家、闽江学院教师)等,还有许多声乐方向、作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们。

  史宗毅,著名作曲家、音乐编辑家、电视艺术家,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福建省音乐家协会顾问,出生于1942年,福建闽侯人。1963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学院艺术系,任福建人民广播电视台音乐编辑,1972年调入福建电视台,任高级编辑、台编委、文艺中心主任。1992年评为高级编辑,曾担任第四、五届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第六、七、八届福建省政协委员。摄制300多部文艺片,创作800多首歌曲及其他音乐作品。200多首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280多首在全国电台、电视台播放,150多件电视、音乐作品获奖。出版《史宗毅歌曲选》、《史宗毅电视歌曲集》以及20多辑各式音像制品。

  在此次座谈会上,史宗毅老师给音乐学院师生们带来了他不同时期的创作歌曲,如《我爱闽江美》、《榕城夜色》、《蓝色的牧场》、《闽南赤子郑成功》、《福橘圆圆,甘蔗甜甜》、《春笋拔节噼噼啪》、《亲亲的太阳》等,并分享了他的创作经历与创作心得,总结了他五十几年来的创作心得与感受。他认为一个作曲家必须秉持“善心、静心、恒心”,善心体现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若是歌手、群众唱写的歌得到了不好的感受就不是“善”;进行文艺创作时应该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好创作,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音乐创作还要遵守职业道德,遵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绝不受一些不健康因素所使——浮躁、虚荣、追风,不做市场的奴隶、拜金的信徒,要深入群众、扎根群众,弘扬和继承传统文化。




  座谈会上,来自校内外的专家学者以及在校学生们纷纷表达了对史宗毅老师创作历程和创作心得的感想。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叶松荣教授说:“史宗毅老师的创作:具有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艺术服务人,以正能量作品歌颂党和人民;善于捕捉永恒的美;忠于传统又异于传统;创新又能够被接受,勤奋耕耘。”

  王州教授认为史宗毅老师三个时期的音乐有着与时代紧密结合的特点,第一时期的音乐淳朴、纯真;第二时期的音乐具有交响性。第三时期的音乐具有多元化的时代性。

  李式耀(作曲家、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认为史宗毅老师的作品是福建电视、音乐的历史,作品囊括了一个时代的历史。“好听、好唱、好记”这“三好”源于史宗毅老师的创作尊重听众的习惯、满足听众的审美、来源于生活。





  参会的林立君、翁朝霞、涂致洁、胡薇、陈俊玲、臧欢、梅丛笑、陆徽等人都从与史宗毅老师合作的经历谈切身的体会和感受,共同期待史宗毅老师的新作。两位研究生黄艺勇(作曲专业)、罗希(声乐表演专业)也向前辈表达了敬佩之情,表示受益匪浅。

  史宗毅老师将五十几年来珍贵的歌曲创作作品集赠与母校,叶松荣院长代表学院接受了赠与。

此次座谈会,是一次形式多样、内容充实、具有意义的座谈会,通过此次座谈会,在座的师生学习了史宗毅老师创作的精神。会后,老师同学们排起了长龙,请史宗毅老师签字留念。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