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交流

2010博导论坛——蓝雪霏教授讲座综述

时间:2010-12-03浏览:95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声像的历史价值初探

 

                                                                                                                                           ——蓝雪霏教授讲座综述

 

 

讲座人:蓝雪霏(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导)

 

讲座课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声像的历史价值初探

 

讲座时间:2010年11月29日晚(星期一)

 

讲座地点: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5教室

 

主持人:陈新凤(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2010年11月29日晚(星期一),我院博士生导师蓝雪霏教授在学院教学楼205教室为音乐学院硕士、博士研究生做了题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声像的历史价值初探”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我院陈新凤教授主持。

 

    本次讲座中,蓝雪霏教授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声像的历史价值”为核心,从几个不同的方面阐述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研究中“音乐声像”收集与整理的学科意义、研究意义、文化意义等方面的重要价值。蓝雪霏教授首先解释了“中国”这个概念在古代和现代所具有的不同定义和民族包容。她认为“中国少数民族”是基于地理、版图、及居住其中的族群概念。其次,她指出中国音乐史、音乐学的研究历来所依托的是得天独厚、浩如烟海的文字历史资料,中国的音乐学研究基本上是一部无声的音乐学,由此强调不论是在音乐学学科建设,还是在在现今的音乐学研究教学中“音乐声像”,尤其是少数民族“音乐声像”,其价值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收集和整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声像”就显得极为迫切和刻不容缓。

 

    蓝雪霏教授简要回顾了“音乐声像”资料建设的产生情况,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在音乐学研究中“音乐声像”的重要价值,具体如下:

 

    一、改变中国音乐史研究中没有“音乐”的无声音乐史

 

    中国音乐的研究,其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是丰富和值得骄傲的,但是对于音乐这种声音的艺术,没有声音资料作为支持和说明,显然是显得遗憾和缺乏说服力的,同时也让我们错失了享受精彩纷呈,魅力无限的视觉听觉盛宴。少数民族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歌舞史。中国的少数民族多为有语言,但是无文字的民族,其历史基本上都是“写”在嘴巴上,唱在声音里的,比如著名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彝族的《梅葛》、蒙古族的《江格尔》、赫哲族的《伊玛堪》等等,都是各个民族的英雄史,是了解一个民族的百科全书。遗憾的是这些口传心授的说唱作品都没有声像的资料,只有文本记载,祖辈相传,世代延续,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艺人表演,可是要想了解各个时代的表现形式,从而寻找到音乐内在的渐变规律就显得力不从心了。此外,蓝雪霏教授认为,少数民族的音乐印证着历史。关于这个问题蓝教授从音乐起源为切入点,用大量的少数民族的音乐作品来证明,音乐作品本身就是人们生活的真实反映,这一点,正好可以跟历史文献的一些记载相互印证。比如:蒙古族“卓尔”、“冒顿卓尔”,哈萨克族的“斯布孜顿”,凉山彝族“觉黑”,回族的“牛皮子”即《太平御览》引《蔡琰别传》载“胡人卷芦叶吹之以作乐,故谓曰胡笳”;蒙古族“呼麦”印证着明代笔记小说《紫兰宫女传》中“看话述异记”所载的“一声能歌两曲,二人细听,各闻一曲,一字不乱,每欲效之,竟不测其术”及《记事珠》“一声能歌两曲,二人相听,各闻一曲,一字不乱,人疑其一声在鼻”。

 

    二、纠正中国音乐史研究中的偏颇

 

    中国55个少数民族,各具特色,音乐文化纷繁复杂,本身是一种在时间中展开,欣赏的艺术种类,音乐的韵味也只能靠音乐本身来表达,文字资料不可能对其有全面的再现和记载,更没有一个直观,形象,全面的感受,通过文字的记载来推断其歌舞乐的原貌,难免有偏差,如果有声像的记录,那么几乎可以完好的保存歌舞乐的本来形态。对于这个专题,蓝雪霏教授始终坚持做“博物馆式”的保存。她认为对于传统的民族音乐,我们不要随意改变,应该像博物馆中保存物件文物那样对其进行保护和留存,这样才能真正保留我们的传统音乐,尤其是少数民族音乐,因为随着现代化的高速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全方位的受到现代文明的影响,其本身的生活环境和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距离其原始形态越来越远,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做“博物馆式”的保存,才能让往后的学者真切地看到基本上接近原始形态的音乐声像。音乐学的先驱王光祈先生早在二十世纪就提出了“以实物为重,典籍次之,推类又次之”的研究方法。足以证明“音乐声像”资料在音乐史研究中的分量和地位。

 

    三、填补音乐史研究的空白

 

    儒家文化将音乐上升到“礼”的高度,制造了一系列乐轨规范,使夷俗邪音不敢乱进,而“四夷”之乐则来自“华风”侵染不及之地带,它发自生命本真,是人与生存环境有机互动的产物,其有别于王朝文化的人世生态自然,恒古绵延,同样“书写”着中国音乐的历史。这些来自少数民族族群中最原始最生动的歌舞乐形态,在中国音乐史的正统记载中,资料并不充足,“音乐声像”的留存更是少之又少,令学者惋惜。在这一章节,蓝雪霏教授用一些真实的声像资料使我们如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所在,从而认识到“音乐声像”资料在学习研究中的厚重价值。比如壮族的“蛙舞”(蚂拐舞)、桂西番瑶人的“萨旺”、布农族人的“弓琴”,“口簧”等。

 

    蓝雪霏教授早年就读于厦门大学和中央音乐学院,先后师从于方妙英教授和袁静芳教授,多年来在民族音乐学这个领域中执着追求,所取得的成果是颇受学界瞩目的。在本次讲座蓝教授时讲时唱,并以大量的声像,图文资料,使我们领略了精彩瑰丽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充分显示了她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全面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功底。使大家从音乐学学术研究的角度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声像的客观价值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

 


                                                                                                                        2009级硕士生王玉寿根据蓝雪霏教授讲座内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