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交流

王耀华教授讲座《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传承》综述

时间:2012-11-12浏览:448

 

讲座课题: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传承
讲座时间:2012年11月12日下午
讲座地点: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5教室
讲座人:王耀华教授(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2年11月12日,王耀华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讲座内容是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的传承,整个讲座围绕学校音乐教育中该传承哪些民族音乐进行详细的展开与论述,让在场的师生深刻地感受到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要性。
  王耀华教授先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民族音乐,广义的民族音乐,指的是该民族所使用的所有音乐都叫民族音乐。狭义的民族音乐,指的是该民族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特点的传统音乐。
  在中国,一般说来,民族音乐既包括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特点的传统音乐,也包括近现代专业作曲家在继承传统音乐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外来创作技法而创作的新音乐。
  在此基础上,王耀华教授引出了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应当传承什么?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音与形、表情、意蕴与神韵。这既是传承中国民族音乐的三个方面,又是体悟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内涵的三个层次。
  一 、音与形
  音与形主要指的是音乐形态。包括律制、音阶、调式、旋法、板眼、节奏、音色、力度、织体等。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音乐体系的传统音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音乐形态特征。王耀华教授不仅向我们介绍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律制(三分损益律、十二平均律 和纯律 ),还形象地为我们介绍了以无半音五声性三音列并置为特点、讲求色彩性的宫调体系 ,王耀华教授为了让在场的师生有更深刻的体会,亲自演唱了几首典型的民歌,声情并茂地分析了以无半音五声性三音列是如何在民歌中体现的。不仅讲到了哭音、花音、偏音、变音和大量非均分律动的运用,还讲到了以“带腔的音”为基础的多重音乐结构层次和“渐变”为特点的音乐结构原则。对于以上这些中国音乐体系传统音乐的音乐形态特征,从各人的审美志趣、创作需要出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取有舍,有褒有贬。值得重视的是,这些音乐形态特征形成于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是中华民族辛勤艺术劳动的结晶。作为世界音乐大花园中富有特色的一丛艳丽的花朵,一直都在为世界音乐大花园增添异彩。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样化的潮流中,更应该为世界音乐的多样化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表情
  表情,指的是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所表现的感情及其感情表达方式。王耀华教授讲到音乐是人类情感最为直接和生动的表达方式之一。正是由于人们的感情表达方式的差异,所以才导致了各种不同的音乐体裁形式及其艺术特点的产生。他为我们举了形象而又深刻的例子,我国南方人与北方人感情表达方式具有较大的差异,北方人性格直爽、粗犷,因此在山曲、信天游、爬山调等体裁形式中,即使是表现爱情内容的情歌,其感情表达方式也显得尤为直率、奔放、激越,旋律音调多出现四度、五度、八度,甚至八度以上的大跳进行,唱起来就像是在吼,如果不这样吼,还嫌你“娘娘腔”。南方人,尤其是江浙一带的人,生活在山明水秀的自然环境之中,性情温文尔雅,感情表达方式比较含蓄、委婉,因此其旋律音调多大二度、小三度的连接,即使有六度、七度的跳进,也往往是在大跳之后接以相反方向的级进,使音乐感情的表达显得柔婉、内敛。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在苏州园林里突然有人唱起山曲或爬山调的话,那么周围的听众会感觉多么不自然。因此,在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中,各民族、各地域的人民群众,尤其注重于各种音乐体裁形式在情感表达方式方面的传承。
  除了各民族、各地域的人民群众有不同的音乐体裁形式和情感表达方式之外,不同阶层的人群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也有不同的音乐体裁形式和情感表达方式。例如:一般庶民百姓,在旧时代的体力劳动中有劳动号子,配合着劳动而歌唱,起统一劳动节奏、解除劳动疲劳的作用;在山间野外,用山歌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爱情;在街头巷尾,哼唱小调歌曲;行事节日,在戏曲、曲艺中搬演古今故事,丰富生活,娱乐乡民;民间器乐的演奏,成为民俗行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人士大夫,以古琴音乐来陶情冶性,用词调歌曲来直抒胸臆,在雅集型的音乐聚会中寄托思古之幽思、抒唱现实之感慨。封建统治者,出行巡视以军乐壮声威,祭祀典礼用仪式歌赞颂祖先功德、皇恩浩荡;内廷宴饮以声色管弦娱乐身心。宗教信众,或者在经文颂唱中宣导教义,或者以音乐配衬各种法事,用以敬天地、通鬼神。以上这些不同阶层人群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使用的不同音乐,都是“典型环境中典型感受”的生动表达,具有不同的艺术特点,真正体现了“文化中的音乐”和“音乐中的文化”,即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产生于文化,同时,又在许多方面真实地体现了该文化的特点和内涵。
  三、意蕴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意蕴是最高层次的追求。意蕴作为音乐作品审美感兴、审美体验的对象,只能在直接唱奏过程中得以表现,由听众在直接听赏作品的时候感受和领悟,而很难用逻辑判断和命题的形式把它表达出来。正如陶渊明诗中吟咏的:“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也就是说,中国传统音乐作品的意蕴很难用逻辑的语言把它“说”出来。如果你一定要“说”,那就要把“意蕴”转变为逻辑判断和命题,音乐作品的意蕴就总会有部分的改变或丧失。比如古琴曲《潇湘水云》,对它的意蕴必须在你自己直接听赏演奏家的演奏(或录音)时才能感受和领悟,而不能靠演奏家或者是听过这首乐曲的人给你“说”,他“说”得再好,和作品所表现的“每欲望九嶷,为潇湘之云所蔽,以寓惓惓之意”,并不是一个东西。在中国传统音乐作品中,甚至追求用最简练的手法,去表现最为丰富的意蕴,所谓“欲知琴中趣,何劳弦上声”(陶渊明诗)。音乐作品的意蕴蕴涵在意象世界之中,在听赏过程中使意象世界得以复活,因而使传统音乐的意蕴带有多义性,带有某种程度的宽泛性、不确定性和无限性。王夫之说的“诗无达志”,似乎也可以用来概括传统音乐意蕴的宽泛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诗无达志”,指的是诗歌诉诸于人的并不是单一的确定的逻辑认识。用在传统音乐上,正因为“诗无达志”、“乐无达意”,正因为传统音乐的意蕴具有宽泛性和某种不确定性、某种无限性,所以不同的听赏者对于同一首乐曲可以有不同的感受和领悟,带来传统音乐欣赏中的美感的丰富性。
  王耀华教授还向我们介绍了中国传统音乐学习的三个阶段,分别是:
  1、进入。是对中国传统音乐学习的第一个阶段。要虚心拜人民群众为师,拜艺人为师,通过听、唱、奏、背,把传统音乐的形态特征继承下来,只有掌握了各乐种的音乐形态特征,各乐种内部各乐曲、曲牌、板式的音乐形态特征,或者是该地区该时代的音乐形态特征,并且善于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学校音乐教育,以求得到群众、同行的普遍承认。
  2、深入。对中国传统音乐学习的第二阶段。要深入到传统音乐的表情层面,体会人民群众是如何得心应手地运用自己所熟悉的音乐语言来表现自己的感情的。虽然“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它们都是“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就说明至少在中观层次掌握了该地区音乐或该乐种音乐的特征及其具体的变化运用规律。
  3、融入。是对中国传统音乐意蕴和神韵的传承以及文化身份的认同。这是最高层次的音乐传承,是对中国传统音乐精髓的理解和体悟,不仅要知“音”要传“情”,而且还要有“意蕴”有“神韵”。
  最后,王耀华教授语重心长地说,音乐艺术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本质上是属于“人”学,其最终目的在于唤醒和引导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人文需要”,培养“人文关怀”,树立起高尚的“人文理念”和“人文信念”。所以,在中国传统音乐学习的融入阶段,不仅要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基因得以纵向的深度传承,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对人生意义的反思,以音乐形式体验自我、认识自我、表达自我、理解自我、反思自我以及策划自我,进而产生个人身份、民族身份、文化身份的认同。还要能够以主体性身份正确对待中国传统音乐、西方专业音乐以及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能够有效地防止或纠正目前在某些人身上所存在的音乐文化主体性缺失或错位的音乐文化身份认同问题,充分认识我国传统音乐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其为荣,以学习、传承中国传统音乐为荣,以发展、创造中国传统音乐为荣,时刻感受与徜徉于其博大而精深的音乐文化氛围,进而树立起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热爱中国传统音乐的意识。

(2012级研究生  张明靖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