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交流  学术讲座

《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南传佛教音乐文化》讲座综述

时间:2017-09-25浏览:863


时间:2017919日下午14:30—16:30

地点:音乐学院三楼会议室

主讲人:朱海鹰教授  云南艺术学院教授

主持人:王州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2017919日,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迎来了云南艺术学院的朱海鹰教授。下午,朱教授为音乐学院全体研究生们带来一场题为《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南传佛教音乐文化》的讲座。朱教授长期致力于研究东南亚民族音乐、南传佛教音乐文化等领域,并取得了显着研究成果。讲座开篇,朱教授提出三个问题引起大家的思考:在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中倡议,我国的民族音乐学该如何走出国门?研究我国与周边国家民族音乐的重点在哪里?南传佛教音乐研究有何难点?并从宗教音乐研究的意义、南传佛教音乐研究需具备的知识、南传佛教对妇女的禁忌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宗教音乐研究的意义

  宗教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与周边的国家民族都有宗教信仰,研究不同国家民族的宗教文化,尤其是对宗教歌舞艺术的研究,对理解他国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朱海鹰教授指出,从事我国与周边国家民族音乐研究的学者,想弄清楚有关民族音乐史,避谈宗教会难以真正了解周边国家的文化。尤其是信仰南传佛教的民族与东南亚国家,不仅有上百个民族,信仰南传佛教的人数也都占这些国家全国人口的80%以上。而宗教音乐研究的意义,还在于弄清楚是何原因,能使该宗教经久不衰,并不断地发展,以便我们和东南亚各国的民族音乐学者进行沟通时,不至于对他者文化一无所知。

  朱教授着重介绍了信仰南传佛教民族和国家的教育与社会、何为南传佛教音乐、哪些歌舞文化对南传佛教国家社会有深刻影响等问题。首先,通过大量的举例论证及观看音频视频资料,我们了解到南传佛教对我国周边国家的教育与社会的深刻影响:如东南亚国家的扫盲运动,几乎从佛教传入、建立寺庙、孩子的成人仪式、在寺庙学经文等南传佛教教规的形成就已经开始,佛堂的学习使佛教徒不仅能写、会看书报、知书达礼,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都得到了提升。而且东南亚各国民族在南传佛教中的语言、经文、理念及民族传统文化也存在显着差异。其次,朱教授对南传佛教究竟有没有寺庙音乐及何为南传佛教音乐展开论述。尽管南传佛教强调其戒律中的“不装饰打扮观看歌舞”,寺庙长老均认为诵经与仪式与音乐没有关系,认为没有佛教音乐。朱教授以其广泛且扎实深入的田野调查与研究给出了回答:南传佛教有佛教音乐!因为文化的表现,不能局限于室内。尤其是音乐,室内乐与室外乐均属音乐文化的范畴。而南传佛教国家的各民族,均会在佛教节庆日里大张旗鼓地,在寺庙外、空旷地里搭建舞台、在城市街道、乡村广场等不同的地点,各民族用各自的民间歌舞、音乐、戏剧、杂技、魔术、木偶戏、流行音乐等进行表演。而且随着时代的不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也会借助佛教节日,在广场上搭戏台表演歌舞、戏剧;不仅有传统戏的表演,也有流行歌曲的专场;还有杂耍、魔术、相声、快板;不同民族地区也有用传统对歌来谈情说爱或用民族歌舞自娱自乐。可以说,是佛教节日的需求,才促使南传佛教各国民族歌舞文化,及各种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朱教授还分析了对南传佛教国家社会有深刻影响的歌舞文化:如印度宗教及歌舞文化对其产生的影响。翻开东南亚的文化发展史不难看到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信仰伊斯兰教国家的传统文化艺术中也有印度古代著名史诗神话故事《罗摩衍那》歌舞剧、木偶戏的表演。南传佛教音乐文化的影响也无处不在。如缅甸民间有许多歌颂佛祖释迦牟尼的歌曲自古流传并不断地发展,在一些重大的佛教庆典里人们用各种歌舞戏来庆祝;泰国、柬埔寨、老挝用自己的民族乐队伴随舞蹈欢歌;缅甸的塞旺乐队、象脚鼓歌舞、多巴鼓歌舞等都不断地宣传、弘扬佛教,使佛教的节日非常热闹。

二、南传佛教音乐研究需具备的知识

 朱教授以自身经历告诉我们研究南传佛教音乐需具备的知识:1.需要具备《世界民族音乐》的基础知识。如信仰南传佛教的国家和民族,由于地理与历史,包括战争等诸多原因,他们接触了许多周边国家与南亚、阿拉伯、欧洲等国家的文化。就东南亚音乐而言,泰国的音阶音律,使用七平均律;缅甸音乐,不仅节拍的强弱(前弱后强)区别于我们所学的西方乐理,其音阶音律也不是十二平均律;还有各国的民族音乐,使用不同的乐器、调式、节奏、配器方法以及音乐理论等有不同的文化体系、不同的音乐发展史。研究者如果不具备《世界民族音乐》的背景知识,将很难真正理解他国音乐及文化。2、需掌握较多的宗教歌舞演艺资料,包括各国本土宗教与大宗教融合的文化。这是研究其他国家与民族音乐及文化的重要途径。3、语言和文字是民族艺术与宗教研究的一大技术难点。从事民族音乐学、民族文化史研究,最重要和最难的技术就是语言文字的掌握。如南传佛教文化有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印度,发展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家,还有我国的傣、德昂、阿昌、布朗等民族。因此,从事东南亚国家的南传佛教音乐研究,不仅要精通英文,还需要懂东南亚某个国家的文字,方可涉足这一领域。可见在研究其他民族的音乐和文化中,具备当地的语言和文字理解能力对研究者来说非常有必要。

三、南传佛教对妇女的禁忌

 讲座最后,朱教授讲了南传佛教对妇女的禁忌问题:根据南传佛教国家的传统文化分析,南传佛教信仰国一直属于男性社会;南传佛教《本生经》故事里也有讲述禁忌女性的原因;南传佛教的寺庙内有妇女禁地,信仰南传佛教国家和民族,几乎所有的寺庙与部分佛塔中会有一区域被视为重要的“圣地”,而成为女性禁区。虽然泰国缅甸有极少数寺庙保留有佛教的混合教派,但正宗的南传佛教,是忌女色的。因此女性研究者想要了解有关南传佛教文化,很难采访到这些国家寺庙的著名长老。这会阻碍女性研究者了解一些关键性的文化,使其很难掌握第一手资料。

整场讲座朱教授以丰富的音频与视频资料、详实的文本资料、深厚的语言功底,带大家了解到我国周边国家与民族尤其是东南亚信仰南传佛教民族和国家的佛教音乐文化。也让我们明白想要研究他国文化需要具备的专业素养与知识及需要注意的禁忌问题。本场讲座也启发我们,在新的二十一世纪我们只有知晓周边国家的文化艺术,揭开睦邻国家宗教文化的神秘面纱,才能与周边国家在文化上有更深层次的接触。通过相互了解、交往、认同,才会产生共识,国与国之间一旦在文化上有一定高度的认同感就会有共同的目标,友情才会得到提升,也会促使“一带一路”倡议与商贸建设,给各国人民带来富裕与共赢,也才能够持久地向更高目标发展。我们的学术研究也应该为此目标而努力奉献、坚持不懈!

  

撰稿:张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