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交流  学术讲座

横看成岭侧成峰 ——宋瑾:“从后现代视角看人类学的音乐观”讲座综述

时间:2017-10-16浏览:582

时间:2017年9月29日,14:30-18:00

地点:学院教学楼202

主讲人:宋瑾教授

主持人:王州教授

  9月29日下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音乐学研究所副所长宋瑾为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生带来一场题为《从后现代视角看人类学的音乐观》的讲座。宋瑾教授从讲解后现代主义基本观念入手,以“从music到musics”、“从musicology到musicologies”为主线,以中西方历史及多元语境下引发的不同音乐感受为实例引发师生们思考,由此强调对“音乐”的非本质主义解释和语用,强调音乐探讨应以“关系”确立为前提的“主体——对象”理念。


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观念和“两个转向”

  宋瑾教授从讲解“反本质主义”、“反中心主义”、“反二值逻辑”、“反形而上学”等理论的基本观念开篇,阐述了人类学的“音乐”观念,并以“我所知道的音乐是什么”和“我所表述的我所知道的音乐是什么”为例说明了本体论的两个转向——认识论转向、语言学转向。

二、从music到musics、musicology到musicologies的“两条主线”

  宋瑾教授以“音乐的名与实”、“名同实异”、“名异实同”以及《4’33”》为例阐明了第一条主线,并从“伊斯兰世界的音乐观”、“局内人vs局外人”、“音乐有几多”几个方面进一步阐释了由musics引发的思考,由此自然拓展到第二条主线:从musicology到musicologies,由此突破中西关系思维格局、建立音乐文化生态。

三、“横看成岭侧成峰”

  宋瑾教授在讲座中多次引用苏轼的一句诗词“横看成岭侧成峰”,即人们在谈论或研究音乐(“山”)时,首先应确定人(“观察角度”)与音乐(“山”)的关系,将“音乐”(“山”)作为关系中的对象,“人”(“观察角度”)作为关系中的“主体”。在此条件的基础上所谈论的“山”,才具有可以清晰理解的可能。

  本场讲座,宋瑾教授从后现代视角对音乐人类学的“声音、概念、行为”和“历史、语境”模式进行阐发,生动而又精炼地阐述了“音乐”非本质主义的观念,启发我院师生运用“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方法研究不同文化的音乐。

  

  

  

附宋瑾教授简介:

宋瑾,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美学博士。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副所长,音乐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音乐美学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北京美学会会长,教育部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艺术专业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副秘书长,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研究员;福建师大音乐学院、泉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石油大学(华东)音乐系等客座教授,山东东营职业学院音乐系专家顾问。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

  

撰稿: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