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交流

于平教授莅临我院进行《中外舞蹈思想概论》专题讲学

时间:2017-11-27浏览:750

讲座题目:《中外舞蹈概论》

主讲人:于平教授

主持人:王州教授

时间:2017年11月23日——24日

地点: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演练厅

  

  2017年11月23日—24日,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于平教授应我院邀请,为我院师生进行讲学。于平教授围绕《中外舞蹈思想概论》一书展开讲述,重点讲述了书中的第三编——外国舞蹈美学思想。在讲座中,于平教授以声情并茂、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与我们进行畅谈,使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本次讲座为时两天,共分为四场八讲。

  

第一讲关于恩斯特·格罗赛的《艺术的起源》

本讲中于平教授把格罗赛的舞蹈美学思想归纳为两个重点:第一,原始舞蹈具有高度实际的和文化的意义。于平教授认为,在原始舞蹈中,舞蹈是最能感染人的艺术,再没有别的艺术能像舞蹈那样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第二,舞蹈的审美性质基于规则的动作。为了更能使人通俗易懂,于平教授解释说,主要就是关于舞蹈内容与形式的问题。于平教授认为,研究艺术的起源,主要是研究原始民族的艺术活动,由此去推导艺术史的“逻辑起点”。这其实意味着,在包括文献、文物在内的“三重证据”中,首要的是“原始民族的艺术活动”。

第二讲关于库尔特·萨克斯:《世界舞蹈史》

于平教授认为,在《世界舞蹈史》这部书中,库尔特·萨克斯为了让读者认同自己所发现的舞蹈历史的“逻辑关联”从而确立自己的科学性,用了五分之二强的篇幅来申说“舞蹈史学理论”。其一,“舞蹈”是一切“艺术”之母;其二,“艺术”一词不能阐明“舞蹈”的全部内涵。

在本讲中于平教授从三方面概括了萨克斯的“非尘世的和超人的活动就是舞蹈”的逻辑关联:第一,研究舞蹈历史必须从纯生理的现实开始。舞蹈是一切艺术之母,是去功利化的有节奏的活动。第二,舞蹈起初是一种令人愉快的动作反应。类人猿的舞蹈证明人类的舞蹈从一开始就是一种令人愉快的动作的反应,就是一种迫使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有节奏的活动中去的反应。第三,舞蹈可能起源于节奏结构的胚胎。通过分析,萨克斯认为“环舞是群舞中最古老的形式,甚至类人猿也跳环舞......与之相应的成对、成行或成线跳的舞蹈形式起源于较晚的阶段”。

第三讲关于苏珊.朗格的《艺术问题》

关于舞蹈的动态意向及其符号抽象的美学理论,于平教授将苏珊.朗格的舞蹈美学思想归纳概括为三点:第一,舞蹈创造了一个虚幻力量构成的王国。一种舞蹈越是完美,我们能从中看到的这些现实实物就越少,我们从一个完整的舞蹈中看到、听到或感觉到的应该是一些虚的实体,是使舞蹈活跃起来的力,是从形象的中心向四周发射的力或从四周向这个中心集聚的力,是这些力的相互冲突和解决,是这些力的起落和节奏变化......朗格对舞蹈艺术创造的要求,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创造出具有清晰象征意义、成为“生命形式”的“舞蹈幻象”。第二,舞蹈幻象的作用是展示情感的结构模式。苏珊·朗格的《艺术问题》谈论的是符号论美学视野中的“艺术问题”,也即如何用符号论美学来解释“艺术”的问题。符号论美学视野中的“艺术”,朗格指出它是一种“情感的形式”,或者说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符号形式”,是一种具有鲜明指向性、具有简明指代性的形式;而艺术的符号形式,其指向性、指代性都对应着“人类情感”。第三,姿势是舞蹈幻象赖以创造的一种基本抽象。姿势是舞蹈幻象赖以创造和组织的一种基本抽象,所有的舞蹈动作都是姿势,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姿势都是舞蹈。

于平教授总结以上观点,他概括舞蹈是人类创造的第一种真正的艺术。说舞蹈是第一种真正的艺术,是因为它最早能成为“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可以认为,这种“符号形式”由于能表现语言所不能表现之内在生命的极致状态,在今天仍然保持着其“真正的艺术”的文化内涵。

第四讲关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

于平教授总结阿恩海姆的舞蹈美学思想:审美形态学、审美心理学和审美价值学。鲁道夫·阿恩海姆毕生主要的学术贡献是系统地将“格式塔”心理学应用于美学——或者称“格式塔”审美心理学的学术大师。要理解阿恩海姆的舞蹈美学思想,必须先了解“格式塔”的原理。于平教授重点讲解了第三节:舞蹈式样的视觉特征决定于其结构骨架对舞蹈式样的视觉特征加以考察,并进行展开叙述:1.视觉式样的处于一定空间环境的结构之中,式样本身的形式结构与其在空间环境中的位置结构必然发生关系;2.使便捷的视觉式样都具使视觉式样成为一种平衡图式;3.一个式样的视觉特征主要是由定着某一整体式样中部分与部分的关系;4.视觉式样相对于其原型来说,通常是被具有高度选择性的视觉简化了的。

第五讲关于贡布里希的舞蹈美学思想

于平教授将贡布里希的视觉心理研究理论称为“预先匹配”理论。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对“预先匹配”理论的剖析:第一,知觉活动需要从规则中划分偏差的参照。于平教授把贡布里希的美学思想和阿恩海姆的美学思想进行了对比,相较阿恩海姆来看,所谓“格式塔”的“完形”把握,“为何能进行”以及“如何进行”,其实也不能离开主体的“内在模式”。第二,在外部世界里易于看清的是有规则的形状。 于平教授概括这一章节为,人的“预先匹配”能力不能总是停留在“原始的”状态,也不能总呈现为“回归的”趋向,它需要不断发现和探索越来越复杂的“规则”,从而也使“内在秩序感”日益复杂起来——越复杂的“秩序感”就能发现探索和匹配愈复杂的“规则”。第三,人只有在探索和解决问题问题时才具有创造性。

第六讲关于万斯洛夫的舞蹈美学思想

作为前苏联著名的美学家,万斯洛夫十分谙悉“舞蹈”的美学特征。于平教授认为,这个“美学特征”首先在于“舞蹈的基本表现手段”,也即“和谐的动作和舞姿,造型表现力和面部表情,动作的动律、速度和节奏,空间的画面和结构”。通过这个“美学特征”来定义“舞蹈”——作为“艺术”而非“活动”的舞蹈,万斯洛夫将其定义为“是把人类的各种动作和姿势作为创造艺术形象的手段的一门艺术”。于平教授从三方面对于万斯洛夫的舞蹈美学思想进行了阐述:其一,舞蹈、舞蹈形象与舞剧的戏剧结构;其二,舞蹈交响性有决定意义的特征;其三,表现现实生活促进了舞剧的创造性。从以上三方面的概括,诠释了万斯洛夫的舞蹈美学思想——舞蹈是用音乐写成并由舞蹈体现的戏剧。

第七讲关于舒米洛娃的舞蹈美学思想

关于本章的内容,于平教授用一句话概括为:舞剧是舞蹈的最高形式。简单而精辟的一句话,总结了长篇大论的观点。本章由七个部分加“结构”构成:1.现实意义在今天;2.探索新的题材;3.舞剧的戏剧结构;4.音乐是舞蹈的灵魂;5.掌握交响化;6.舞剧大有作为;7.舞蹈语言的演变。于平教授以《宝石花》为出发点,浅谈了舞剧结构出现的新原则:首先在于它所体现的“现实主义精神”不是表现为日常生活的真实描写,而是在于揭示人的关系的真实;其次在于它“深刻追踪主人公精神生活的发展,并通过它们提高到高度概括的高度,揭示出作品的哲理思想”;第三,在于与之相关的“舞蹈语言的演变”。

第八讲关于斯洛尼姆斯基的舞蹈美学思想

于平教授强调,前苏联的舞蹈美学家,无论是万斯洛夫、舒米洛娃还是斯洛尼姆斯基,都把“舞剧”作为舞蹈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研究舞剧,必然要研究舞剧的“戏剧性”乃至“戏剧构成”。与之相关的两个最重要的问题,一是如何把握真正属于舞剧的“戏剧构成”,前述“交响化”就是这方面的求索。也就是说,如果不是针对舞剧的“戏剧构成”,“交响化”的内涵就要单纯得多——它充其量只是作曲理念在编舞技法中的平移。二是如何使舞剧的“戏剧构成”体现出“真实性”,这是高度偏离日常生活形态的“舞蹈语言”如何胜任“现实主义”表达的关键。于平教授从三方面概括了斯洛尼姆斯基的舞蹈美学思想——从舞剧的戏剧结构到舞剧的形象真实:一、为戏剧结构选择取舍材料的标准是舞蹈;二情绪性和表现力是决定舞剧命运的因素;三努力追求借助内在形象的自由描绘。

纵观本次讲座,于平教授以渊博的学识,严谨的学术态度、风趣幽默、生动形象的讲课方式在厚实的理论支撑上为我们梳理了一条清晰的研究脉络,正是由于像于平教授这样的舞蹈理论家的存在,才得以使我们的舞蹈理论知识更加充实。

于平教授简介

于平,男,江西南昌人。艺术学博士,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曾担任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司司长、科技司司长。现任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主要著作有《中国古典舞与雅士文化》《中外舞蹈思想概论》《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史》《高教舞蹈综论》等。

  

撰稿:孙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