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0日下午14:30,在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学楼205,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音乐学院的杰出教授温如柏(Robert S.Winter)莅临我院,为师生带来一场题为《MITA:音乐聆听新方式》(Learning to Listen in a New Way)的讲座。讲座由我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邱桂香副教授主持,我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魏炜副教授翻译。邱桂香老师介绍了温如柏教授的多学科专业背景、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等。讲座中,温如柏教授以风趣幽默的讲述风格让我们对音乐有了新的认知,如对音乐专业学习和音乐兴趣的关系问题,对音乐聆听要领的新见解,以及音乐聆听的新路径等等。
一、重新认识音乐
温如柏教授首先抛出一个简单而严肃的问题:你是否真实的热爱音乐?而后其分享了自己20岁第一次正式接触音乐的经历,并以此说明了上大学要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并强调专业与爱好区别的重要性。作为一个物理专业的学生,他就此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后从事音乐行业至今,成为贝多芬与舒伯特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由于是跨学科的缘故,从事音乐教学40余年,他发现音乐历史、音乐理论、音乐表演各自独立的问题存在于许多音乐学院,且音乐专业的学生渐渐对音乐失去兴趣,选修音乐课的其它学生却越来越喜欢音乐。此外,他还认为,童年时期的模式化教育影响孩子对于音乐的主观认知能力,这种情况及其普遍。
二、聆听音乐的关键
对于聆听音乐,温如柏教授抛出了一个观念:聆听音乐无须从头至尾的聆听,这是因为人的记忆能力有限,旋律会像海浪般一层一层覆盖且不留痕迹。同时,他以奏鸣曲式为例,其认为奏鸣曲式最核心的地方就是同一个主题在不同调式上呈现,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哲理性的思想,而我们需要听的很重要的部分就是主题与对比之间的矛盾冲突。随后,他与学生做了一些的互动,其一为教授说出一连串数字,并让学生短时间内记忆;其二为播放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片段,以此来证明人的记忆时间是有限的。音乐以记忆为基础,在演奏中,听众会在音乐中寻找一个激宕的“兴奋”点,这样也是与心灵的一个碰撞。
三、通过高科技软件进行音乐聆听
温如柏教授提出,要把节拍器化而为内在的心灵律动,练琴时要从内心感受音乐的律动。随后,他播放了自己弹奏的钢琴曲的同时,引导学生跟着音乐的律动进行打节拍,以此让大家深刻体会到内心节拍融于音乐中的重要性。相反,如若长期依赖于节拍器的使用,极有可能导致演奏的音乐过于模式化、呆板化。此外,他还通过其最新探索的西方音乐交互式多媒体教研软件MITA(Music In The Air),阐述了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音乐聆听。MITA可在一定程度上同步阐释音乐的多种信息(如结构、主题、调性、和声等),乐谱或文字介说与音响同步呈现,这种音乐的全新呈现,使我们对音乐有了不一样的体会。
讲座最后,邱桂香老师指出,温如柏教授具有渊博的学识和开阔的视野,他关注音乐学界长期存在的音乐历史、理论与表演割裂的现实问题,以极大的热情和创新精神进行执着的研究,探索出具有动态化、立体化、开放式特点的音乐聆听新方法(即MITA),这将对人们更好地聆听音乐、体悟音乐真谛、理解音乐历史和提升音乐表演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温如柏,这位物理专业出身的钢琴家、音乐学者,言语中透露着对音乐的热爱与痴迷,极具感染力!他告诉我们音乐是追求真理和美的过程,尤其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而言,应当从多元化的角度去聆听音乐、理解音乐。
撰稿人: 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