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交流  学术讲座

中国传统音乐表演与转换生成讲座

时间:2019-12-02浏览:545

时间:2019年11月29日上午9:00-11:00

地点:音乐学院办公楼三楼会议室

主讲人:胡晓东教授

主持人:陈新凤教授(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91129日上午9点,在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三楼会议室,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胡晓东教授为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生带来一场题为《中国传统音乐表演与转换生成专题讲座。

  本次讲座主要内容分为大部分,分别是:

中国传统音乐的“表演性

中国传统多声音乐研究历史与现状

表演转换生成理论

表演转换生成理论的归属性模型

中国传统多声音乐的表演转换生成

结语

 

第一部分中国传统音乐的“表演性”

    胡晓东教授为学生展示出《喜秋风》唱谱和智化寺京音乐队合奏《喜秋风》并以播放音乐和演唱工尺谱两种方式让学生感知两首音乐之间的不同,继而提出工尺谱字潜藏着表演观念的理论

紧接着,胡晓东教授以《海菜腔》为例源于彝族青年男女“吃火草烟”的风俗,是彝族青年独特的恋爱方式男女之间在此活动中现编现唱,传情达意),为我们解释了其中极强的“即兴表演性”。胡晓东教授说到,戏曲中的“依字行腔”也是“表演性的体现,例如京剧(空城计)。此外,生、旦、净、丑的行当分类也蕴含着表演的观念。

    胡晓东教授说到,美国学者李海伦(Helen Rees)研究纳西族音乐时,记录了纳西族艺人张龙汉不同时间( 1991-1993 )演奏的3个纳西族洞经音乐曲调(山坡羊)片断,而这3个片段其实已经变成了3个不同的版本。胡晓东教授强调,事实上,中国传统音乐重表演、轻形态的偏向由来已久。与专业音乐不同,传统音乐的表演与创作在既定的时空语境下实现同构,故而对传统多声音乐的研究应以现场“表演”为突破口:暂时“悬置乐谱,关注深藏于民间乐人脑海中的音乐文化观念及心理结构模式如何在动态表演语境中创造性地转换生成活态音声景观( Soundscape )的整体多维状态,研究方能更加贴近中国传统“音乐”本身才能发掘更多有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要素,服务于新时期语境下的中国民族多声部音乐创作中国传统多声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极富特色与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立体多维的存在与发展格局。

      20世纪50年代薛良在《侗家民间音乐的简单介绍》文中首次论及我国的多声部民歌,至今已逾个甲子,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已取得丰硕成果,有力地回击了“中国传统音乐单音体制”的片面认知。

第二部分中国传统多声音乐研究历史与现状

主要讲的内容是本讲座课题的研究内容分为4个部分:

    1中国传统多声音乐的发掘、整理与研究

    2关于各族群之间以及中西方多声部音乐的比较研究

    3基于中国传统多声音乐创作技法的提炼

    4关于传统音乐创作观念与文化体系的研究

代表成果

1、樊祖荫先生的《广西民间合唱中的调发展》《绍剧中的多声部音乐》《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

2、樊祖荫先生的《壮侗语族与藏缅语族诸民族中的多声部民歌之比较》《我国民间多声与西方近现代音乐》 阮弘《异曲同工,不谋而合——我国民间音乐多声手法与西方近现代和声技法之比较》等

3《论变唱——中国多声部民歌创作方法研究》《中国民间多声部音乐中的和声特点》(上下)《五声性调式和声研究》等

4沈知白《中国音乐、诗歌与和声》:孙维权《我国和声观念萌始于何时》杨善武《中国传统音乐中多声的观念与实践》樊祖荫《和而不同与不同而和——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的思维特征与中西多声结构差异原因之探究》等

    胡晓东教授说到,随着研究的纵深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已跳出本有论题,进入到个更为宽泛的文化论域。但同时我们亦发现,多数学者对传统多声音乐的分析多基于乐谱文本(规约性文本/prescriptive ), 取抽象概括的方式反观乐人的音乐思维与创作观念。分析手段亦多限于西方作曲技术理论体系,鲜见从民族音乐学文化本位模式出发,基于现场表演产生的描述性文本( desritive )探讨民间乐人(文化主体)的表演转换生成过程及创作原理。

 

第三部分  表演转换生成理论

     胡晓东教授讲到,既有的中国传统音乐形态分析分别沿着表演前”与表演后”两条研究思路构成了以“乐谱和“音声为不同起点对象的分立状态, 对传统音乐作为表演活动的特性和转换生成过程关注不够。事实上,中国传统多声音乐大多源于特定的生成语境--民俗仪式表演,如侗族大歌与“鼓楼坐唱习俗、壮族双声与歌圩习俗土家族哭嫁与婚嫁习俗等。胡晓东教授强调,对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做整体分析,应该关注整个表演语境,始终操控“表演过程,沿着简化还原或“转换生成两条分析途径进入音乐表演民族志分析的多维视野。

胡晓东教授紧接着讲了表演转换生成理论,即比较特殊的分析手段,意图体现出民间乐人的创作过程或“套路”的方法。对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做整体分析,应该关注整个表演语境,始终操控“表演过程”,将音乐分析的触角延展至表演后--“乐谱”和“音声”,沿着“简化还原”或“转换生成”两条分析途径,进入音乐表演民族志分析。

第四部分中国传统多声音乐的归属性模型

    胡晓东教授讲到,归属性模型立足于文化本位论模式,关注民间乐人作为文化局内人的主体性以及主体间性,抽象概括出乐人的音乐观念与文化结构模式,包括呈现为乐谱的乐制规范等整套抽象、隐性的文化模式或象征符号”。具体讲, 就是探究在表演前即已存在于民间乐人脑海中的音乐文化心理结构原型,属音乐表演语境的深层背景,主要存在并积淀于历史结构之中的一种文化模式。中国传统多声音乐的思维模式源于其深厚的思想文化内涵,即东方文化(儒家文化圈)中“和”这一重要的思想。

    樊祖荫先生认为,中西多声音乐思维与结构特征有着极大的差异,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学观念的不同,表现为“和而不同” 与“不同而和” 的本质差异。沿着这一思想脉络与结构模式,中国传统多声音乐在实际表演中显现出活泼的变化,包括在音高、节奏、音色、力度、宫调、音程组织、声部织体等方面的即兴变化与协调一致。

    例如在民间合唱或器乐合奏中,我们发现同首曲目由不同的民间艺人表演,或同一位艺人分别在不同时间、地点表演时。其音乐形态往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而这一切又都巧妙地统一在整体和的基础上,在考察中我们看到民商艺人在进行多声音乐表演时。      

    胡晓东教授分别举了我国侗、壮、毛南、傈傈等民族的多声部民歌表演打八仙乐班在传统婚俗仪式中演奏(夜游船》做为例子为我们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胡晓东教授指出,中国传统多声音乐的归属性模型以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的“和”为核心,这稳定、潜在的深层模式在历时与共时性的文化语境中, 经由民间乐人的表演和个体创造,转换生成丰富多元的模式变体。“和而不同” 的文化观念与模式是中国传统多声音乐转换生成丰富多元变体的模式(归属性模型) :以和”为核心与基础,文化主体在文化观念、技艺能力、心理暗示以及文化语境与功能等因素的驱动下,经由表演这一“中控系统”, 在声部织体结合调性交叠对置、润腔、色以及编词等方面即兴创造并转换生成者多模式变体。

 

第五部分中国传统多声音乐的表演转换生成

    胡晓东教授讲到,从各族群、各地域共有的文化属性入手采用现象学的 “悬置技术,直面作为研究对象的音声本身,发现和找出其中对局内人而言有意义的各音乐元素系统,结合该族群或地区潜在的文化模式,剖析其表演转换生成的共性特征(创作“套路” ) , 或许可能揭开中国传统多声音乐模式变体(对象性模型)的冰山一角。

接下来讲到了五种模式变体:其一,声部织体模式变体,以说唱音乐单弦曲曲牌《数唱》和《川江号子》的《桡号子》部分为例;其二,调性模式变体”,并以福建省畲族民歌《十字歌》为例;其三,润腔模式变体”,润腔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富有独特性的表演手段,与特定族群、区域的文化观念、审美心理和技能技巧密切相关,也是乐人个体即兴创造和个性化的最佳体现。如布依族“大歌”用粗犷的大嗓音唱吃酒,“小歌” 用纤细的小嗓音唱情爱纳西族女歌手在演唱《窝热》时采用快速的喉头颤音(似羊叫),与男声强悍粗的吼声产生鲜明对比,具有强烈的原始气息藏族外向大幅度慢速颤音与不同声部的平声产生强烈的比最有特色的莫过于古族的呼麦, 低音部特殊的“压噪”发声法出军厚相壮的持实低者,与高音声部的超泛音构成鲜明的对比其四,音色模式変体 以锣鼓牌子魚合八为例,并展出《十番锣鼓》的四次音色变奏;其五,唱词模式变体”,以傈僳族多声民歌《情歌对唱》为例,分别向我们讲解了这几种模式变体的具体演变形式。并讲到,当我们把目光投向表演,关注中国传统多声音乐的表演转换生成机制,我们发现民间乐人的丰富智慧,这与我们在音乐学院课堂上所习得的专业认知体系差异较大。沿着表演转换生成的视角,我们解构出中国传统多声音乐的创作生态系统,它以“和而不同”这深厚的观念构型位核心,在时间与空间两条变动轴上,经由历史社会与个人的创造性行为, 将观念性质的观念模式表演出来,成为具体可感的音声景观,是客观认知中国传统多声音乐文化系统的有利途径。

 

六、结语

    胡晓东教授在讲座的最后提到,与单声音乐相比,中国传统多声音乐所蕴合的独特思维观念,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板块,对全面认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层观念,揭示其音乐创作的本质规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建立与之相应的阐释系统,就需要从研究研究未经改编的中国传统复调音乐入手,从中发掘特有的结构原理和方法,然后创立与之相应的概念进行归纳、分类、阐释。往研究往忽略了音乐作为表演文化的特性而将表演前的规约性文本与表演后的描述性文本相互割离,分析成了无源之水,难以深颍会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情趣。

我们倡导以民族音乐学表演转换生成的视角审视中国传统多声音乐,正是基于文化本位模式分析的思路,强调音乐文化主体的主观创造,重视音乐作为活态表演的特性,由表及里深掘各族群或地区在历时或共时性语境中积淀而成的文化观念与模式,再由里及表探究民间乐人们如何经由表演这一转换器创造性地生成活态的多声音乐景观。只有把握了这一点,研究才更贴近 “音乐本身,才能发现更多有实际价值的创作元素,服务于新时期语境下的中国民族多声部音乐创作实践。

胡晓东教授长达个小时的精彩讲座,令在场师生受益匪浅。此次讲座不仅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中国传统音乐表演和其转换生成的理论,更为我们带来了大量中国传统音乐学学科的前沿学术知识,对在场师生进行学术研究带来了启迪和帮助。

 

 

讲座教授:胡晓东,男,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合作),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生部主任。主要教学与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等。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与北京市博士后科研项目各1项,主持并完成部级课题2项,省级重点课题4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重大培育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学科团队建设项目1项,主研国家重大课题3项。出版专著6部(合著4部),在权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曾获重要奖项及资助:西南大学“含弘学者”人才资助,中国音协评论学会“中国音乐评论奖”二等奖与三等奖,北京市优秀博士毕业生称号,获“王森基金论文奖”资助赴美国波士顿新英格兰音乐学院、伯克利音乐学院、哈佛大学艺术中心交流访问,傅成贤音乐纪念奖,西南大学青年成才奖励基金以及西南大学“第九届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二等奖等奖项。

 

 

                                               撰稿人: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