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交流

宫宏宇研究员莅临我院进行《西人作品中的中国音乐:传播、流变、研究(1735-1998)》专题讲座

时间:2018-05-03浏览:1305

  

时间:2018年4月24日上午9:00-11:30

地点:音乐学院办公楼三楼会议室

主讲人:宫宏宇(福建师范大学两岸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教授)

主持人:王州(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教授,博士生导师)


  4月24日上午,新西兰华裔学者、福建师范大学两岸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宫宏宇教授在我院办公楼三楼会议室为师生们做了一场题为《西人作品中的中国音乐:传播、流变、研究(1735-1998)》的学术讲座。

  宫宏宇教授先后在维多利亚大学音乐学院、奥克兰大学攻读音乐学、翻译学硕士与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中西音乐交流、来华西人音乐、传教士音乐教育、音乐与政治等。此次讲座,他分为四个议题:耶稣会士与中国乐曲最初之西渐(Jesuit Transmission);《茉莉花》在欧洲及日本的传承与演变;欧洲歌剧舞台上的中国;穿越太平洋:杰克·鲍地(1944-2015)作品中的中国音乐。四个议题贯穿了1735年到20世纪末200多年的历史,宫教授用翔实的考证、丰富的史料,为我们娓娓道来中国音乐在西人音乐作品中的传播与流变。

  宫教授从早期耶稣会士对中国乐曲的传播开始讲起。1735年,法国传教士杜赫德著《中华帝国全志》,首次将中国的五首曲子翻译成五线谱传播到西方,之后由于卢梭在抄写乐曲第三小节中的笔误这一插曲,致使这些曲子在西方发生了流变,后又在钱德明1779年所作的《中国古今音乐篇》中将其还原。这首乐曲经我国音乐学者钱仁康考证为我国民间曲牌《万年欢》,此曲在韦伯的作品《中国序曲》中被使用,宫教授用丰富的音响史料使我们感受到《万年欢》这一小曲在西方的流传变异历程。接着,宫教授讲解了中国乐曲《茉莉花》在海外的传播。早在乾隆时期,英国使团首次将中国民间乐曲《茉莉花》传入西方,从一开始的沙龙音乐到东归中国成为民族自豪感的一种象征,《茉莉花》经过几百年的流传与创新演绎,最终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世界面前,成为中国的音乐形象与文化认同的象征与代表,这赋予了《茉莉花》独特的政治功能和文化价值。宫教授还讲到在欧洲歌剧舞台上出现的中国音乐元素,以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为例,歌剧中象征着蝴蝶夫人的主题音乐,则是欧洲歌剧舞台上具有中国音乐元素的最好例子,普契尼曾于1920年在意大利中部卢卡的乡间庄园听过一个中国音乐盒播放的音乐旋律,这为其创作《蝴蝶夫人》提供了重要灵感,宫教授通过视频和音频的对比分析,更形象具体地为大家还原了这一段旋律的原貌。最后,宫教授讲述了新西兰作曲家杰克·鲍地的中国情结及其中国音乐创作。宫教授以自己亲身所感为主线,讲述了他跟随杰克·鲍地在中国少数民族村寨中进行田野采风的故事,并用视频展示了他们的采集方式与创作过程等,其中,中国民间乐器口弦演奏出的中国多声部音乐,为杰克·鲍地的音乐创作提供了重要灵感。宫教授还讲到,杰克·鲍地不但对中国音乐文化情有独钟,还帮助了许多年轻的中国作曲家,其无私奉献、真挚善良的品格让人感动和钦佩。

  宫宏宇教授风趣幽默的讲解方式,令讲座妙趣生花。此次讲座,宫教授以独特的视角、翔实的史料、严谨的考证,向我们介绍了1735-1998年中国音乐在西人作品中的传播与流变。其扎实的学术素养与开阔的学术视野,令在座的师生受益匪浅、学有所获。



专家简介:

  宫宏宇,新西兰华裔学人。1988年赴新西兰。先后在维多利亚大学音乐学院、奥克兰大学攻读音乐学、翻译学硕士、博士学位。自1996年起在奥克兰理工大学、国立尤尼坦理工学院任教。现任新西兰英文《新西兰亚洲研究学刊》书评编辑,宁波大学兼职教授,福建师范大学两岸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西音乐交流,上海开埠后西人音乐生活研究,来华西人与中国音乐研究,传教士与中国。已在荷兰《磬》(CHIME)、New Zealand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中国音乐》《中国典籍与文化》等学刊上发表中英论文、译文百余篇,应邀在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香港、台湾等地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二十余篇。著有专著《来华西人与中西音乐交流》(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海上乐事——上海开埠后西洋乐人、乐事考(1843-1910)》(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7)。

撰稿:李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