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动态

宋瑾教授莅临我院进行 《从音乐学“四大件”谈研究与写作》讲座

时间:2018-05-03浏览:361

时间:2018年4月20日下午14:30-18:00

地点:音乐学院办公室三楼会议室

主讲人:宋瑾教授(中央音乐学院美学博士、音乐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王州教授(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教授,博士生导师)


  4月20号下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美学博士、音乐学研究所副所长、音乐系博士生导师宋瑾教授莅临我院,为我们带来了《从音乐学“四大件”谈研究与写作》的精彩讲座。本场讲座宋瑾教授围绕对音乐学研究的感悟与心得深入展开。讲座开头,宋教授以作曲“四大件”为借鉴,提出音乐学研究“四大件”,分别是:体验、阅读、思考、写作。讲座以此四大件为主线,分四个部分探讨了音乐学研究与写作的方法,同时将音乐学学科的最新前沿问题贯穿其中,为在场老师与同学带来了深刻的学术启发。

第一部分:体验

  宋瑾教授指出,我们都是在认知活动中接触音乐的,对于音乐的聆听方式实际上是认知的聆听而不是审美的聆听。对此,他提出音乐学的研究需要体验,这其中不仅包括感性体验、创作体验、生活体验,还包括超感性体验、超主体体验这两类中国传统音乐哲学的体验。在后两点体验中,宋教授谈到中国传统音乐哲学的特点是实践,又称为“做的哲学”。文人音乐所强调的修身养性功能就是典型,诸如“天人合一”、“心斋”、“坐忘”、“移情”、“素琴实践”、“自况”等等,都是具体的表现。这些表现体现了超感性和超主体性的特点,也体现了“做的哲学”精神。在过去,我们以为可以先知道,然后再做到。实际上,在没有做到之前,是无法真正知道的。前人的亲历之知,写成文字,成为“学说”;后人通过阅读只能获得“学理的知”。如果仅仅了解字面上的意思,那就很难对音乐文化、音乐哲学有真正的认识。而中国美学具有“超感性”的特质(如大音希声)以及追求“超主体”的境界和状态(如天人合一、神为之君)。这种超越性更是语言无法捕捉的,因此只能通过“做”,即亲身体验、亲身经历来达成。

第二部分:阅读

  宋瑾教授强调阅读在音乐学研究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然而许多同学常常在这一部分陷入“我该读哪些书”、“这么多书该选择哪几本来阅读”的困扰。对此,宋瑾教授向我们分享了阅读的“同心圆”模式这一方法。先从本学科文献开始看起,随后以此为圆心拓展到音乐学的所有学科文献,再到人文社会科学文献,最后则是自然科学文献。除此之外,我们还了解到于润洋教授倡导的阅读方法:阅读本门知识与相关知识,经典知识与前卫知识。以及杨沐教授的“从最新成果读起”、“阅读时就要关注学术前沿”的知识更新阅读方法。提及学术前沿这一问题,宋瑾教授从语言学转向之后出现的第一个阶段——分析美学阶段谈起,随后涉及到实用主义美学、后现代主义反美学、以及诸如生活美学、环境美学、女性主义等“新音乐学”领域。将经典与前沿的学术问题贯穿一线,给在场师生带来受益匪浅的学术洗礼。

第三部分:思考

  在这一部分,宋瑾教授首先分享了蔡仲德教授的思想:要有独立人格、批判精神、创新能力。以此提醒在场学生具备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宋瑾教授认同于润洋教授提出的:历史与逻辑、知识与思想、理论与实际的思考方法。他倡导在分析音乐作品时,应从这三对关系出发进行思考。其次,教授从“感性体验与理性表达”这一论点引出符号美学的相关内容,向我们介绍了符号美学中的表义性语言与表现性语言的区别,以及异质性、近质性、同质性语言的相关知识。随后,教授以斯克鲁顿“音乐是第三物性的事物,具有双重意向性”的观点展开,向在场师生分享了音乐学的前沿学术成果——音高美量表,指出“音高不等于频率”这一重要学术问题。同时宋瑾教授还介绍了音乐阐释的四种类型以及音乐分析的四种类型,在此基础上为我们讲授了关于音乐理解与音乐感受的相关学术问题。

第四部分:写作

  音乐学写作由技术术语、认知术语和情感术语构成。情感术语即描述感受之词,在音乐分析中,对音乐感受的描述,我们常会使用到“隐喻”的表达方法。如:“乐音的运动”、“音乐是悲伤的、欢快的”等等。具体的隐喻在刚开始时是新鲜而有效的,但久而久之,他们可能退化成字面的意义。宋教授以列表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四种分析(音乐结构形态分析、音乐历史社会分析、音乐学分析、音乐学写作)在言说模式中隐喻密度的多少。最后,宋瑾教授还向我们讲授了音乐学研究论文的具体写作要点,为在场学生在论文写作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帮助和指导。

  宋瑾教授长达三个半小时的精彩讲座,令在场师生受益匪浅、意犹未尽。此次讲座不仅引导和启发了我们如何进行音乐学的研究与写作,更为我们带来了大量音乐学学科的前沿学术知识,同时也对在场师生进行学术研究与思考带来了巨大的启迪和帮助。



撰稿:王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