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时间:2012年4月21日晚7点
讲座地点:音乐学院205教室
讲座内容:《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精神》
主持人:叶松荣教授(音乐学院院长)
2012年4月21日,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彭吉象教授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同时,彭教授为我院师生开设题为《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精神》的学术讲座。学术讲座由音乐学院院长叶松荣教授主持。
彭吉象教授1948年10月23日出生,四川省成都市人。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学士学位;1982年考入北京大学美学专业研究生,师从朱光潜、宗白华等6位导师,获硕士学位。最高学位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书记、教授、博导。中国高教美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高教影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艺委会副会长、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艺术系客座教授、第二批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其长期从事艺术性、影视美学等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迄今为止,已出版或发表了300多万字的专著、译著和论文。代表性作品包括:主编《中国艺术学》与《影视鉴赏》、专著《艺术学概论》与《电影银幕世界的魅力》等。这些论著在艺术界都得到了极大的好评。
本次讲座,彭吉象教授用生动的语言,组合图片、故事等方式,深入浅出地解读了“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精神”。主要围绕了“中国艺术如何走向世界”、“中西美学与艺术比较”、“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三大部分来展开。
一、中国艺术如何走向世界
第一部分,彭吉象教授讲到中国的艺术要走向海外有很多条途径,但是必不可少的一条就是“用现代的艺术语言体现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的艺术要走向海外,现代艺术语言就要具有国际性、时代性、创新性三个方面。虽艺术语言要与国际接轨,但是内容绝对是要具有民族特性。彭吉象教授还从绘画、建筑、舞蹈、音乐、电影、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六个门类来进一步对“用现代的艺术语言体现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个主旨进行举例说明。
二、中西美学与艺术比较
第二部分,彭吉象教授以德国的两位大师黑格尔“美学即艺术哲学”和康德“真、善、美”的美学观点来展开对美学的解释。并对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传统美学进行了简单的比较,以及用《秦香莲》、《窦娥冤》、《梁山伯与祝英台》、《牡丹亭》和《哈姆雷特》等作品进行举例说明。
三、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第三部分,彭吉象教授从“儒家美学”、“道家美学”、“禅宗美学”三个方面进行讲解。并从人生态度、诗歌风格、代表人物三个小方面来阐述“儒家美学”、“道家美学”、“禅宗美学”的区别。
彭吉象教授的精彩演讲博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其幽默风趣的语言更是博得了大家的喜爱。可用一句熟悉的广告词来形容听后感:“滴滴香浓,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