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体系传统音乐的形态特征及其美学基础
——“名师课堂”之王耀华教授讲座综述
2010年9月29号福建师范大学“名师课堂”系列活动迎来了王耀华教授。他给我们做了题为“中国音乐体系传统音乐的形态特征及其美学基础”的精彩讲座。此次讲座就中国传统音乐的相关概念、基本特征、美学基础三方面做了系统的阐述。
(一)相关概念
王耀华教授指出了三方面的概念:音乐形态、音乐形态学、中国民族音乐形态学。这三个概念从字面上来说有很大的相关性,但其概念又有其不同之处。
音乐形态:指构成音乐的一切形式要素,含乐律,调式,旋法,节奏,节拍,和声,复调,配器,曲式等,以及他们的组合规律。音乐形态是一种整体概念,同时每一种音乐有其自身的音乐形态特征。就中国境内的音乐而言,因为每种音乐成长的背景不一样,导致音乐的构成要素各自有其自身的特点。如 :赣南客家山歌,是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形成并发展的,是中原移民文化与本地土著文化相融合,以及周边文化影响的产物。它的音乐形态就是客家人生活的一面镜子,反过来客家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客家的音乐!
音乐形态学:研究构成音乐的一切形式要素,结构,修辞与逻辑规律,并通过这一研究来探讨音乐形式与其风格特征,美学意蕴与文化内涵诸关系的学科。中国古代早就注意到音乐形态学的问题,如:汉代的“相和大曲”有艳、趋、解、乱等组成部分。中国传统音乐强调“散、慢、中、快、散”的渐变节奏规律。
中国民族音乐形态学:以中国传统音乐体系为对象,以音乐形态学所触及的各个方面,研究其艺术规律。这门学科是以音乐形态学的相关理论来研究音乐艺术规律,它必然与音乐形态、音乐形态学紧紧相联系。它对中国音乐的贡献是巨大的。中国音乐有了这些规律就可以更好的屹立在世界音乐之林,更好的服务于社会贴近人们的生活!
王耀华教授对此三个概念做出解释后,又系统论述了中国音乐体系的基础特征。他是从中国基本的律制:十二律、纯律、三分损益律三方面来阐述的。
(二)中国传统的音乐有三个基本特征:
1、以十二律为基础的三种律制并用。
十二律:古代乐律学名词,它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纯律:是一种以自然五度和三度生成其它所有音程的音准体系和调音体系。杨荫浏先生指出:“一首琴曲,若用到3、6、8、11徽上的泛音,则这首琴曲所用的律,便只能是纯律。从琴谱《碣石调?幽兰》中用到本一6、8、11徽上的泛音看,可以证实中国在公元六世纪就已应用了纯律。从湖北随县曾侯钟铭所反映出来的“三度生律法”,又进一步将纯律在中国运用的时间往前上溯到24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纯律不能随便转调,因此应用的较少。
三分损益律:它是一种长度比例,它有“三分损一”、“三分益一”两种计算方法。三分损一是指将原有音的长度分3等份而减去其1份已生成现有音的长度;而三分益一则是指将原有长度分成3等份而增添其1份,以生得现有音的长度。
2、以无半音五声性三音列并置为特点,讲求色彩性(以大二度与小三度为特征)的宫调体系。 中国的音乐基本上是无半音的五声音阶构成的。如:江苏民歌《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南泥湾》。这些音乐都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特征。这些音乐以大二度、大三度为基本手法表现了传统音乐的柔美。
3、弹性节奏、节拍和“散、慢、中、快、散”的渐变节奏规律
中国传统音乐讲求弹性节奏、节拍和“散、慢、中、快、散”的渐变节奏规律。王耀华教授指出中国传统音乐的这种节奏规律跟劳动人民的生活有密切关系。一方面大量非均分律动的运用。中国传统音乐的节奏节拍形式是板、眼。板、眼的交替使用构成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律动,形成了中国传统音乐特有的魅力。快板表现的是情绪热烈、急促,适合表现高潮紧张部分,慢板表现抒情、叙事,散板节奏自由,是非均分律动的典型。以二分法为基础的均分律动的非功能性和弹性。以二分法为基础的均分律动的非功能性和弹性。以二分为基础,常规节奏与非常规节奏。如:农耕曲。第二方面强调均分律动的非功能性;非轻重拍农耕曲、戏曲。戏曲中大量采用非重拍节奏,即使在强位上也会出现弱音,反之在弱位上也会出现强音。第三方面讲求速度、节奏、节拍的弹性(伸缩性)。这点王耀华教授指出中国人民在进行歌唱时,一时高兴就多唱了两拍,或者是在唱歌时因有事必须中断这一歌曲。这两种可能都是允许的。如传统的号子,山歌都体现了这一规律性。第四方面指出“散、慢、中、快、散”的节奏规律。这一规律大量体现在戏曲艺术中。如:我们熟悉的《沙家滨》里的《斗智》选段。
4、以“腔”为基础的多重音乐结构层次和“渐变’为特点的结构原则
中国的音乐是带“腔”的。何为腔?王耀华教授解释道:简而言之,音腔就是一种带腔的音。它在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中是一种普遍的客观存在的现象。实际上音腔是来源于祖国的语言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中的。中国的乐音不像西方的乐音,它的音带有泛音,欧洲是越近式的。因此中国音乐学院研究员沈洽先生亦用“音腔”这种“音观念”,来理解和表述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中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中国传统音乐的单音的曲线式渐变的发展。它的旋律发展手法:鱼咬尾,如:《二泉映月》采用连环扣、衍展的手法。
5、重人声、尚自然、多样化以及对于噪音的有限度有效运用的音色追求
(1) “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这“丝”,是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肉”指美妙的歌喉。弦乐器不如管乐器美妙,而管乐器又不及歌喉美妙。用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弹的不如吹的,吹的不如唱的。因此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中国人对音乐审美的观点。
(2)器乐对声乐的模仿、乐器对音腔的适应。中国的传统乐器有好多可以模仿人声。如:唢呐,在民乐演奏时我们可以深深的被人声与乐器的交合之美所感动。
(3)器乐求音色的对比与变化。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中大量存在音色的对比变化。蒙古族的呼麦。一个人能唱出两个声部。呼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艺术价值还有跟多的感动。
(4)对于噪音的有限度的有效地运用。例如打击乐的运用。
6、音高定量、时值定性的
乐谱是备忘录,任何乐谱都不可能完整的表现音响,是与一定音响相联系的。如:南音工尺谱适应于琵琶 ,古琴的徵位、节奏需演奏者来把握。
7、音响表现形式基本上单音性、也有部分多音性,横向的线性思维
中国传统音乐基本上采用单旋律,音乐表现形式上单音性,有少量多声部。这与西方音乐讲求纵向发展是不同的。中国传统音乐跟讲求音乐的旋律性。而西方的要求音乐的厚重感、浑厚感。两种音乐的审美感悟是不同的。
(三)音乐美学:中和之美
中国传统音乐讲求“中和之美”,“天人合一”。中国音乐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自古就讲求“合而不同” 。这种音乐美学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来的文化精髓,以及中华民族对音乐文化的独特感悟。这种音乐已经和人民的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人讲求大团圆。不论是中秋节还是春节,“圆”这个字深深的烙印在中国人的心中。音乐中有“起,承,转、和”“散、慢、中、快、散”都和中国传统思想有着很深的渊源。因此中国传统音乐的中和之美也在无息的感化着一代代的中国人。
在王耀华教授关于“中国音乐体系传统音乐的形态特征及其美学基础”的讲座中让我们进一步的了解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征及其独特魅力。王耀华教授采用的谈音乐唱音乐这种特殊、形象的讲课方式,给了我们很大的启迪,也让我们看到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有哪些不同。王耀华教授特别指出我们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不要一味的追求西方。要辩证的看待中西方音乐。既要顺应世界多元文化的潮流,不迷失自我,同时要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
(2010级研究生孙兴娟根据王耀华教授讲座内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