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阐释人类学及论文写作—福州宗教音乐活动实例
讲座时间:2013年1月8日 10:00—12:00
讲座地点: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5教室
讲座人:杨沐(华裔学者、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叶松荣(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2013年1月8日上午,著名华裔学者,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沐来到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进行讲学与学术交流活动。
杨沐教授198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1985-89年获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全费奖学金完成音乐人类学博士学位,其后在澳历任数所大学研究员,现于新南威尔士大学长期任教。在国内外音乐人类学界的最领先学术刊物上都发表过论文,出版过专著,曾获美国音乐人类学会孔斯特奖,曾应邀到多国高校讲学。
杨沐教授在讲座的开始从国外、国内以及个人学术偏好三个方面解释了本次讲座选题的缘由,接着杨沐教授分1、阐释人类学理念与方法2、阐释人类学论文写作3、研究及写作示例:福州宗教音乐活动等三个部分逐一进行讲座。在第一部分,杨沐教授介绍了国际上一些阐释人类学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权威人物对阐释人类学的解释以及他对阐释人类学的一些观点。阐释人类学是当代人类学中影响力最大的后现代学派,但国内音乐人类学界尚无深入理解并运用阐释理念和方法的佳作。第二部分,关于阐释人类学论文写作方面,杨沐教授对当代国际上音乐人类学常见的论文类型做了一个归纳,并结合当代国际国内论文写作情况逐一讲解,尤其是抨击了国内一些学者为西方旧理论创说新名词和八股式套用理论格式的现象。接着,杨沐教授讲到阐释人类学与后现代主义人类学路向——深描与写文化的写作方法问题。第三大部分,杨沐以自己的福州宗教音乐活动研究为实例,形象讲解阐释人类学理念与方法在研究与写作中的具体运用,在他的这篇《阐释人类学及论文写作—福州宗教音乐活动实例》的文章里,杨沐教授非常细致有条理地细解了他是如何使用阐释的路向、深描的方法来完成这篇文章的写作的。在这部分里,杨沐教授除了阐述了其对文章阐释路向、深描方法的写作外还特别讲到“全球在地化”这个现象的议题讨论,并用生动的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对其进行解释。对于福州宗教音乐活动的问题,杨沐老师将他十年对丧葬仪式的关注展示于一张张田野调查图片和许许多多拍摄的视频中,让师生对此研究有了更形象化的认识。杨沐教授将他对深描和阐释的论文写作方法比作“剥笋”式方法,层层递进,逐层剖析,将他“十年磨一剑”的福州宗教音乐活动的调查提高到一个很高的理论层次。本次讲座涉及的关键词包括:阐释、深描、象征主义、文化内涵、家乡与田野、社会变革与民俗、宗教世俗化、全球在地化、人口迁徙、流行音乐、媒体与传播。
杨沐教授以自己对福州宗教音乐敏锐深刻的感性体验为实例,将阐释人类学的方法与理论融汇其中进行讲座,让所有到场的师生无不为其扎实的学风、独辟蹊径的治学理念所折服,他的讲座无疑会给学生们的论文写作带来重要启示。
(2012级研究生任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