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交流  学术讲座

叶松荣教授《西方人的音乐 中国人的学术》讲座综述

时间:2013-11-15浏览:1148

 

叶松荣教授《西方人的音乐 中国人的学术》讲座综述

讲座题目:西方人的音乐 中国人的学术——对以中国人的视野研究西方音乐观念与实践问题的理解
讲座时间:2013年11月13日14:30-17:00
讲座地点:音乐学院205教室
讲座专家:叶松荣教授(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主持人:邱桂香

 

  2013年11月13日下午,我们迎来了我院第十三届研究生科技节的首场博导论坛,由我院叶松荣教授主讲《西方人的音乐 中国人的学术——对以中国人的视野研究西方音乐观念与实践问题的理解》。讲座的内容是对孙国忠教授在《音乐研究》2013年第4期上发表的《西方音乐史研究:学术传统与当代视野》这篇文章的回应。针对该文对“中国视野”内涵实质和可行性等质疑,叶教授一一作了有力的回应。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讨:1、以“中国视野”研究西方音乐的内容实质。2、以中国人的视野研究西方音乐的实践探索。3、被误解的探索路径。4、对个体研究行为的认识。
  叶松荣教授以黑格尔在异文化研究中倡导的“本土化” 视角为理论基础,认为“中国视野”作为中国学者研究西方音乐的研究范式,无疑有着特殊的意义:(1)追求普遍性(特指西方学者的西方音乐研究范式)与特殊性(中国视域的西方音乐研究范式)的对应与融合。(2)运用“中国视野,不仅使中西方二者之间研究具有“和而不同”的特点,而且也为中国学者在西方音乐研究中,找到一种具有超出其原地域霸权话语的、具有本土文化意义的话语,也即“中国话语”。(3)运用“中国视野”也是改变在西方文化语境中,中国学者的西方音乐研究被矮化、被边缘化之境况的途径之一,否则,中国学者的西方音乐研究有些成果有可能只成为西方文化话语独白的追随者。
  其次,中国独特的文化体系构建了“中国视野”的客观条件。在西方音乐研究中,运用“中国视野”不能抽象论之,必须尽可能地根据研究对象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理论视域的选择。比如,叶松荣教授所著《断裂与失衡》便是一种以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对西方20世纪两次重大转折时期“新音乐”的创新作出评判的成功的实践探索。此外探索方式还可以中国文化为参照,进行中国文化的相互印证,或借助中国古典诗词来领悟西方音乐,又或者以中国的“意境”理论审视西方音乐等等。
  再者,西方音乐研究的“中国视野”并非孤立无援。面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的各种理论思潮及研究方法大量涌入,中国学者随之掀起跟风浪潮,但用西方范式研究西方文化,其背后潜伏的永远是西方文化的学术逻辑,是很难被西方学者认同的,最终只能导致主体地位的丧失。西方哲学研究、西方文论研究、西方美学研究、西方文学研究等领域逐渐意识到到要用中国人的理解方式来创立自己的学说,运用中国的视域去探讨它。在此背景下,叶教授提出我国的西方音乐研究,应该“在学科研究方法特色上以音乐学分析为中心,在追求中国学者研究特色上以中、西视野为两翼,在追求学科发展上以理论创新为原动力,并以揭示西方音乐发展及其演变规律为目的,同哲学、美学、艺术、宗教等文化相结合。力求构成以揭示西方音乐研究中国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为主要特色、进而产生由对西方音乐研究对象的统一性认识走向多元性理解的开放性的学科研究方向。”提出以“中西视野”研究西方音乐,其主旨是对单一视野(中国视野或西方视野)的补充或超越,更是对狭窄视野和单向度思维模式背后的偏失问题的纠偏,进而在理论创新上为我国学者的西方音乐研究赢得倾听者与对话者。由此反驳孙国忠教授文章中提出的西方音乐研究的“当代视野”,叶教授认为“中国视野”是一种补充而非取代,“当代视野”与“中国视野”是具有共融性的,任何文化的解释都可有多方面多角度的立足点,必须允许多元解释的存在。而“以中释西、中西融合”既可彰显中国学者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体现了时代的诉求。
  叶教授广博深刻、逻辑严谨的文章和旁征博引、纵横古今、幽默风趣的讲座赢得了在场老师和学生的喝彩。作为一篇与前辈商榷的回应性文章,叶松荣教授不仅给予有理有节、有据有力的驳论,还怀有深厚的仁义之情怀,为晚辈们树立了楷模。

 

(2011级研究生李方郁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