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交流  学术讲座

葛礼道《浅谈在创作中的“三大信念”、“五项追求”》讲座综述

时间:2013-11-05浏览:169

            

         

讲座题目:《浅谈在创作中的“三大信念”、“五项追求” 》
讲座时间:2013年10月31日 10:00——12:00
讲座专家:葛礼道(福州军区歌舞团作曲家)
主持人:李向京(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葛礼道,1933年10月生于南京。中国音协会员,福建省音协顾问。1949年12月考入华东军政大学,1951年分配到军事学院文工团,1955年调防空军文工团,1957年调福州军区歌舞团,任演奏员、指挥、作曲、艺术指导。
  主要作品有:唢呐与乐队《社庆》,唢呐独奏《九龙江畔庆丰收》,管弦乐作品《台湾组曲》,此外,还写了不少电影、电视剧、电视片、广播剧音乐。
  葛老师根据自己几十年的创作经验,对自己的创作进行了总结,并通过此次讲座《浅谈在创作中的“三大信念”、“五项追求”》向我们传达他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法。
  首先,他先谈了创作中的三大信念:
  第一,到生活的海洋中寻找灵感的浪花。葛老师讲到,深入生活对于作曲来说就犹如大气对人类,水对鱼一样重要,如果没有对生活的体会和感悟,那就没有创作的动力和源泉,而灵感则是实践经验基础上,长期知识的积累后在有关事物启发的突发创造性的思维,也就是如果没有实践,没有积累,那就不会有创作的灵感。
  第二,到民族民间音乐的沃土中汲取营养。民族民间音乐是创作素材的来源,没有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和吸收,音乐便很难打动人,而民族民间的素材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其中,葛老师根据自己创作的《猎归》等作品进行分析,阐释自己运用民族民间音乐的方法和途径。(1)在民族民间音乐保持原型的基础之上,稍作调整。比如改变节拍、节奏、速度和调式功能等等;(2)以音型、动机为素材进行发展;(3)抓住有特色的音程进行扩展。
  第三,到世界音乐文化的宝库中取经借鉴。葛老师说到,我们要学习西方作曲家的经典作品,从中获取写作技术和创作启发。
  其次,葛老师又谈了创作中的五项追求:
  第一,鲜明的形象。音乐是抽象的,但只要表达出鲜明的音乐形象,音乐便有一个核心的中心思想。
  第二,动人的旋律。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动人的旋律容易给人印象深刻,同时表达内心真挚的情感。
  第三,严谨的结构。一个作品只有有了严谨的结构,才能经得起分析,这也是创作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第四,独特的风格。葛老师运用闽南民歌的素材,形成了自己具有地域特色的闽南风格,这是由于作曲家人文背景形成的自己的创作审美。
  第五,丰富的技巧。没有技巧寸步难行,因此葛老师说我们要学习西方的作曲技法,和声、复调、曲式、配器四大件,并为我所用。
  最后,葛老师总结到,要对传统的音乐进行学习研究、继承发展,并要推陈出新。而一个作品只有具备“情”和“美”两大要素才可以称之为艺术品。葛老师以幽默的表达、谦卑的态度让我们感受到老一辈作曲家对音乐的热爱,对创作的追求,让我们深受感染。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葛老师他那一颗淡泊名利之心,对生活的热爱和豁达!


                                      (2010级研究生 姜晓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