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艺术实践

[转载]我校参加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喜获佳绩侧记

时间:2012-02-29浏览:837

红杏枝头春意闹 学期伊始喜讯到
——我校参加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喜获佳绩侧记
 

□ 福建师范大学校报记者  林智仁  蔡恵君

 

1
《海峡同乐》(指导教师:黄忠钊)
 
2
《船政学堂》(指导教师:陈雯、赵彦)
 

新学期伊始,旗山下依旧春寒料峭,但从西子湖畔传来的一则喜讯,伴着校园泥土的芳香,吹开了师生们的笑脸。原来,2月7日至13日,由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现场决赛在杭州举行,我校选送的两件艺术表演类作品双双获得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这是我省仅有的两个一等奖!本报记者在分享喜悦的同时,迫不及待地拿起来手中的纸和笔,走近这一群为我校校园文化喜开新篇的身影。
 

红围巾的温暖
中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以展现大学生朝气蓬勃的青春风貌和高校艺术教育的成果为主旨,分为艺术表演比赛、美术作品展览、青春大舞台、大学校长美育论坛等项目,自举办以来就受到全国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在前两届艺术展演活动中,我校以优异的成绩,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2005年首届展演活动我校获奖19项,获奖总数和获一等奖数均居全国第二;2009年第二届展演活动我校选送的21件作品全部获奖。
一年前,我校开始为第三届艺术展演活动作准备,在省赛选拔基础上共选送了8件艺术表演类作品和10件艺术作品类作品参加全国展演。最终,在艺术表演类中,由音乐学院陈雯、赵彦两位老师指导的舞蹈《船政学堂》获得甲组(普通组)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由音乐学院黄忠钊老师指导的器乐《海峡同乐》获得乙组(专业组)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船政学堂》还参加了2月13日晚举行的艺术展演颁奖晚会暨闭幕式演出。
在黄忠钊老师的讲述中,我们感受到了一条普通红围巾带来的别样温暖。
原来,在参赛师生春节排练期间,校党委罗萤书记专程到现场看望,给予悉心指导和热情鼓励,并向每位参赛师生赠送了红围巾,祝愿大家满载而归。黄教授激动地告诉记者,正是这条红围巾,给了他创作的新灵感。受到启发后,他以红围巾为纽带,将大红服装、中国结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元素与乐曲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使整支表演队伍的精神风貌和作品都焕然一新。
也许,这一条红围巾,还承载着全校上下为校争光的红火决心,饱含着文化传承的殷切期望,将照亮校园文化这一片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沃土。
 

敢拼才会赢
“闽台五缘相通,两岸同根、同源、同乐(yuè)、同乐(lè),这是我创作的灵感来源,也是《海峡同乐》想表达的主题。”谈及乐曲创作初衷,黄忠钊教授深有感触地说道。《海峡同乐》是集闽台两岸的歌仔戏、高甲戏、南音、民歌、小调等多种民间音乐元素于一体的民族管弦乐。的确,海峡两岸的文化有着割不断的紧密联系,多种优秀传统文化在一个作品中融合,自然有着更为震撼的艺术感染力。其实,在省赛到全国决赛的选拔中,有地方特色的作品并不在少数。而最终能脱颖而出,《海峡同乐》的优势当然不只在于其主题深刻和意蕴丰富。在创作过程中,细心的黄教授还从家里鸣叫的清脆鸟声中得到了启发,将这种来自自然界的“美声”稍加改造后添加进了乐曲。“我已经数不清这部作品修改了多少次。”黄教授告诉记者,每次演奏完,他都会与观众席交流,再进行不厌其烦的修改和调整,甚至在杭州展演前最后一遍排练之后还在进行着修改。“有时候仅仅一个细节的改变,就会带来明显不同的感觉。每次表演都必须结合现场的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比如现场的扩音效果更好,那么我们的重音部分就不需要那么强。”
谈起当初创作《船政学堂》,陈雯老师告诉记者,这源于我省著名导演陈永生向她提出的一个有关船政学堂的命题。福州马尾船政学堂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培养出了中国第一批近代海军军官和第一批工程技术人才。为了更加了解这段历史,陈老师开始查找许多史实资料,进行对比研究;为了切身感受那段历史风貌,她亲自采风,捕捉体验过程中的每一丝灵感。史实多、命题广,给创作带来了挑战。为了更加精致和确切,以最简练的风格表达时代的厚重感,这部作品一直在不断修改。最终,《船政学堂》以福建特有的船政文化为切入点,以舞蹈的形式表现了近代海军奠基者们飘洋留学、不畏艰难、励志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展演中以其独特风格得到认可。
陈雯老师还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作品背后的努力。首先,作品传承了福建历史文化的内涵,以艺术形式传播福建文化,让更多人了解船政在中国的重要性;同时,激励更多人将目光投向本土文化。其次,经过省赛、全国赛的几次磨合,表演以最强劲有力又简洁的动作,将时代精神传达出来,使作品本身充满震撼和感染力。再次,不仅是动作,背景音乐也是几番修改,精益求精,音乐学院李向京教授在全国赛前还对音乐再次加工,配合表演者的动作,传递出海浪惊涛拍岸的雄劲力量,将音乐和表演完美结合起来。最后,表演中巧妙使用道具,借道具传达思想。如表演者手举单筒望远镜观看对岸,正是“放眼看世界”的深刻意蕴。
黄教授真切地告诉记者:“作品获得成功,不应局限于作品本身,其实更应该是整个学校的成功。”他认为,我校在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上的优势,为两部作品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推动着作品的发展和成形。黄教授感慨道:“从罗书记、校团委、省里的专家到相关学院同学们的勤奋努力,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和指导。天时地利人和,这真的是海峡两岸同乐,观众同乐,表演人员同乐,所有人都同乐!”
 

精彩飞扬正青春
访谈中,黄忠钊和陈雯两位老师都一致称赞:“同学们的辛苦付出与团结协作,让我们非常感动,这也是作品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黄教授坦言,在《海峡同乐》排练初期,有不少同学并不熟悉自己演奏的乐器,甚至有的是第一次接触,然而这些“半路出家”的同学很快用自己比别人多十倍百倍的刻苦训练,打消了老师们的顾虑。因“四宝”演奏难度很大,为了配合全队的音调,负责奏“四宝”的一位同学在宿舍不停地反复练习,为了观察手臂的振动效果,大冬天没穿衣服坚持训练,后来练到汗如雨下,手臂红肿。为了不打扰别人休息,另一位吹唢呐的同学更是蒙着被子一遍遍地练习,末了,还不断询问周围人自己的演奏是否还有不足。
面对记者,《海峡同乐》参演者王征同学认为除了比赛的精彩之外,印象最深的是大家在赛前刻苦训练的那一幕幕,比赛让民乐团已然成了一家人。即将毕业的蒋欣玲同学对能参加此次展演感到非常荣幸,杭州之行将激励着她今后更加勇敢、坚定地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谭慧媛同学告诉我们,不论是寒假推迟回家,还是元宵前提前返校,同学们都毫无怨言,当在返程的车上得知比赛结果时,全车都沸腾了,这是属于每一位参赛队员永远的荣耀!
回顾一年多来的辛苦备战,陈雯老师也深有感慨。从一开始和学生的距离感以及学生较难理解作品的思想,到后来师生之间只要一个眼神便可互相了解对方内心感受的默契,的确很不容易。谈到助手在读研究生赵彦既要忙学习,又要为比赛辛苦工作,陈雯老师同样充满了感激。
《船政学堂》的表演队伍由27名体科院同学、2名应科院同学和1名生科院同学组成。在全国总决赛阶段接受央视采访时,30名铁血男儿不假思索地喊出豪迈宣言:“我们是冲着金奖来的!”然而,背后撒下的辛勤汗水,却是鲜有人知。这是唯一一支在凌晨时分仍在练习走台和动作的队伍;这是文明有礼的队伍,没有抽烟、没有乱扔垃圾,唯一有的是陈雯老师口中再三称赞的“良好形象”;这是一支互帮互助、真正可以共欢乐同甘苦的团队。没有舞台经验,不是专业选手,对他们来说都不是障碍。他们的敬业,他们的心思,他们的目标,一样不比别人差。于是,《船政学堂》赢了!
《船政学堂》参演者谢祈祺同学笑言,陈雯老师一向要求严格,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每次编舞的修改对大家而言都是一场“噩梦”,但正是她对艺术的精益求精,成就了30位“船政学子”圆梦西湖。李明洸、黄晗同学感谢展演给了自己一次青春的释放和艺术的交流,对舞蹈和艺术有了新的认识和热情。钟占飞同学这样总结,金奖是怎么“炼”成的?是一个富有凝聚力的队伍和两位无私奉献的老师。
是的,这群年轻人,用汗水,用信念,hold住了舞台,点亮了青春!
展演的成功,得益于我校悠久的历史底蕴,得益于校党委对高品位、有特色校园文化的精心培育,得益于师生扎实的艺术素养和辛勤付出,相信在我校未来的校园文化天空,还会不断有亮点闪耀!